遼寧丹東・鴨綠江|來去邊疆看朝鮮,走訪鴨綠江必做的三件事

473A3656.jpg

                 

說到丹東,你會想到什麼?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乍聽到「丹東」這個地名時毫無概念,但若提起鴨綠江、提起韓戰、提起朝鮮(台灣人習慣稱北韓),那麼或許就可以慢慢勾勒出丹東的輪廓。

丹東位於遼寧半島東南,隔著鴨綠江與朝鮮相望,有了朝鮮的加持,邊疆城市的神秘感又添加幾分。它本名安東,到了近代才被改名丹東,意為紅色東方之城,這個紅色,指的是共產主義的紅,但在我心中,這個紅色也帶有血染的意味,見證過戰爭的殘酷,才走出和平的道路。
473A3801.jpg

 

邊疆城市的魅力,夾雜戰爭歷史的破碎,二戰之後,朝鮮半島有兩個政權相接成立,一個是北邊由蘇聯扶持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是我們慣稱的北韓;另一個是獲得美國支持的「大韓民國」,我們稱之南韓或韓國,兩個政權以北緯38度為界,都認為自己才是朝鮮半島的合法政府,另一個是分裂者,恨不得把對方統一併吞,水火不容的局勢越演越烈,戰爭無法避免。

1950年,朝鮮無預警的攻打韓國,占領漢城、包圍釜山,韓國節節敗退,這迫使美國出手相救,聯合國以美國為首,組成多國聯軍出兵幫助韓國,有了國際支援,韓國不但打回北緯38度,甚至打到平壤;中國一看情況不對,宣布參戰幫助朝鮮,從丹東透過鴨綠江大橋源源不斷的將物資和人民志願軍送到前線,朝鮮反敗為勝,再度攻入漢城。

原本只是朝鮮半島的內戰,演變成二十幾個國家的戰爭,戰情陷入膠著,各方軍隊對朝鮮半島投下數以噸計的炸藥,霎時間,朝鮮半島成為一片火海,燒毀無數城市,慘烈難以形容,雖然最終三方(朝鮮人民軍、聯合國軍、中國志願軍)簽訂了停戰協議,但造成的傷害已經無法挽回。
473A3776.jpg
(▲鴨綠江斷橋上的雕像寫著「為了和平」,但我真的很懷疑戰爭是否能帶來和平?)

 

這場延燒了三年的國際大戰,我們稱之為韓戰,中國稱之抗美援朝戰爭,直接死亡的人數超過百萬人,受傷、失蹤、生病和間接死亡的更不計其數,波及平民百姓,留下無數生離死別,鴨綠江不僅是國界河流,更承載了一段記憶,韓戰中流過的血淚,彷彿化在江水中,看似平靜,但傷痕依然隱隱可見。

這篇分享三件造訪鴨綠江必做的事情,都是圍繞著鴨綠江和韓戰的故事,對一個邊疆城市來說,丹東的過往並不平順,窺探朝鮮是大多數人來到丹東最重要的原因,然而在了解韓戰的歷史後,走在一派平和的鴨綠江畔,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473A3684.jpg

 

下載日與夜,都要漫步鴨綠江

抵達丹東時已接近黃昏,安置好行李,打了車便直奔江邊,初來乍到,首先遇到難題就是過馬路,丹東居民多半帶有些朝鮮或是東北民族的悍性,開起車來橫衝直撞,過馬路憑藉的是膽子夠大,當地人說「不要怕!三個人為一黃燈,五個人為一綠燈。」但若只有一個人,麻煩自行找人組隊吧!

在我所去過的邊疆城市中,丹東絕對算的上是熱鬧的,天黑後的鴨綠江畔高樓林立、燈火通明,說是丹東的外灘也不為過,沿著鴨綠江的步道上,小販拉客、遊客穿梭,大街上喇叭聲不絕於耳,看似歌舞昇平,但偶爾武警巡邏,又隱約感到一絲緊張氣氛。
473A3575.jpg
(▲鴨綠江斷橋的夜晚,有點迷人。)

兩座相距不到百米的大橋佇立在江中,比鄰而居,夜色下顯得平靜,當地人稱它們為鴨綠江姊妹橋,其中一座橋身只有三分之二,是知名的鴨綠江斷橋,另一座是中朝友誼大橋,公路火車並行,是現在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

這兩座橋是二十世紀初期日本為了侵略中華所建造(當時朝鮮被日本控制,可以從這條路入侵東北),而後韓戰爆發,中國從鴨綠江大橋運送補給和軍隊援助朝鮮,為了斷絕這條通道,美國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下,連日轟炸,終於炸斷了朝鮮那端的橋身,無法修復的斷橋,成為中國抗美援朝的歷史見證。
473A3607.jpg

473A3596.jpg
(▲中朝友誼大橋。)

 

夜幕低垂時,點了燈的鴨綠江如夢似幻,對岸一片漆黑,靠著欄杆發呆,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在思古幽情中;而若將場景轉換到白天,鴨綠江畔瞬間變成人聲鼎沸的熱鬧,熙熙攘攘的遊客雀躍著,莫不伸長了脖子望向另一端肉眼清晰可見的朝鮮。
473A3706.jpg
(▲鴨綠江畔看朝鮮。)

 

小時候曾想像著,既然叫鴨綠江,是否江水就應該是綠色呢?然而當長大後,我逐漸知道鴨綠江上血染的歷史,再也無法帶著玩笑的心情看待它。

站在岸邊,我努力想將鴨綠江看得更清楚些,此刻的鴨綠經過大雨洗禮,混濁的江水上煙霧瀰漫,迷離又夢幻,當地人告訴我,天氣好時鴨綠江應當是波光粼粼,很是漂亮。
473A3656.jpg

至於鴨綠江到底是什麼顏色?已經很難說得清了!

 

 

下載船遊鴨綠江,一睹朝鮮真面目

接近朝鮮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在鴨綠江搭上遊船,遊船可以橫跨鴨綠江,直接開到朝鮮邊界,只要不上岸就不算越界。
473A3686.jpg

 

遊輪在鴨綠江上晃晃悠悠,陰鬱的天空下水氣瀰漫,有種淡淡的迷濛,我站在船尾望過去,一岸是丹東的繁華,一岸是朝鮮新義州的樸實。473A3717.jpg
(▲船行鴨綠江,站在船上可以同時看見中國與朝鮮。)

 

473A3722.jpg
(▲丹東這岸高樓林立。)

 

行過鴨綠江斷橋後,船身越來越靠近朝鮮,有工人忙包裝物品要送到中國,也有人看起來像是在修船,新義州是朝鮮的第四大城,與中國的貿易是最主要的收入。
473A3718.jpg
(▲朝鮮人民也在忙著工作。)

兩國之間靠的那麼近,難道不怕偷渡?從鴨綠江偷渡到中國,看似簡單,實際上難度卻很高,鴨綠江河面寬闊,水流湍急,終年幾乎不冰封,脫北者大多會放棄鴨綠江,選擇河面較窄的圖門江,在冬天冰凍時期來到中國。
473A3757.jpg

 

但不管選擇哪一條路,逃離朝鮮都必須冒著必死的決心,偷渡本身就風險重重,即使成功偷渡到中國,也隨時可能被抓,不僅是中國的軍警,東北還潛伏許多北韓特工,一旦被抓回去,下場都不會太好,而能逃過追捕順利留下來的,在異鄉重新開始生活,又是另一種辛酸。
473A3697.jpg
(▲僅僅一條橋的距離,有些人卻耗盡生命也無法抵達。)

 

有人說,朝鮮政府用教育洗腦,讓人民無知,但在某些情況下,無知或許是好的,若人民覺得自己幸福,也就好了。

 

 

下載走上鴨綠江斷橋,見證韓戰歷史

韓戰期間,為了阻絕中國對朝鮮的援助,連通兩國的鴨綠江大橋被美軍瘋狂轟炸,朝鮮端的鐵橋沒入江中,剩下一半屹立在丹東這方,無法修也不想拆,成了今日的鴨綠江斷橋。
473A3702.jpg
(▲斷橋的橋身在鴨綠江上戛然而止,顯得格外孤單。)

 

斷橋見證的戰爭歷史,彷彿蔓延的回憶,對於這場堪稱近代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朝鮮、南韓、中國、美國,各自有不同解讀,但大家都公認的是:韓戰帶來的傷害,至今仍沒有完全消退。
473A3783.jpg

473A3816.jpg

 

濕漉漉的橋上擠滿了遊客,好似擠滿了中美日朝四國的恩怨情仇,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槍林彈雨,砲聲隆隆,僅是官方統計,韓戰就造成一百多萬條的生命在世界上消逝,數百萬人受傷或間接死亡。
473A3818.jpg
(▲鴨綠江斷橋上,韓戰中留下的彈孔依然清晰可見。)

 

473A3794.jpg

 

即使有人稱韓戰為「被遺忘的戰爭」,但對曾經經歷過這場戰爭的人來說,又怎麼可能遺忘?麥克阿瑟將軍(美國韓戰主將)後來在國會聽證會曾說:「韓戰對生命的持續屠殺,令我驚悚,我無法以言語形容。」這段文字看得我怵目驚心。

當中國志願軍帶著熱情高唱著「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時,這些年輕人是不是知道所謂的抗美援朝,最後竟會變成家破人亡。473A3806.jpg
(▲斷橋盡頭,可以清楚的看見朝鮮。)

 

戰爭從來沒有真正勝利者,一時的輸或贏,終將淹沒在歷史洪流中,剩下那些無法抹滅傷痛,是再多的感嘆,也換不回的破碎。
473A3811.jpg
(▲空蕩的橋墩孤伶伶的在鴨綠江上,我看著對岸的朝鮮,誰贏誰輸,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473A3823.jpg
(▲以史為鑒,但願如此。)

 

漫步斷橋上,煙硝早已散盡,劍拔弩張也成往事,那些血淚交織的戰爭故事,恍如隔世。

走在熙熙攘攘的歡聲笑語間,才明白,原來鴨綠江上流的是浩浩蕩蕩的歷史。
SelfieCity_20170722181932_org.jpg

 

【鴨綠江】

交通:丹東市區打車5~10元人民幣可到
門票:斷橋30人民幣/遊船60人民幣
抵達丹東:可搭飛機至瀋陽或大連,再轉火車、巴士

造訪日期: 2017。07。22

 

【延伸閱讀】 
中國東北。遼寧旅遊】逆行的時光列車,愛上遼寧的七個理由。
【中國東北。遼寧美食】盤點遼寧四道特色菜,吃出道地東北味。
【中國東北。遼寧景點】瀋陽故宮,走進凝固的歷史裡。  

中國大陸超簡單上網、翻牆方法】免翻牆上FB和LINE!價格合理&訊號穩定,中港卡使用經驗分享。
【中國旅遊-教學篇】台灣人要怎麼買中國的火車票 、搭乘火車 &臥鋪經驗分享
【中國旅遊-教學篇】搭著巴士去旅行!中國大陸買搭客運、汽車票、夜臥大巴搭乘經驗分享
【中國旅遊教學】超簡單!中國大陸旅遊上網 & 翻牆的方法,使用FB、Instagram、LINE 再也不是問題!
【中國旅遊-教學篇】中國大陸旅行必備的八個APP。地圖導航、翻牆、優惠折扣、找美食、住宿、景點,一次搞定。 

  14925811dcab56.jpg  

 

~歡迎facebook找寶兒聊天,最新旅遊、美食消息都會在上面更新喔~

 

↓     ↓      ↓      ↓     ↓      ↓
IMG_1675_副本

 

也可以在Instagram找寶兒!
26

 

 



1 thoughts on “遼寧丹東・鴨綠江|來去邊疆看朝鮮,走訪鴨綠江必做的三件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