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跟隨傳奇建築師 Francesco Salamone,走訪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鄉鎮

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跟著父母移民到阿根廷,曾經在四年的時間裡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 25 個市鎮建造了 60 多座建築,最後一狀把阿根廷政府告上法庭,逃到烏拉圭避難,直到名譽恢復才搬回國。這個擁有傳奇人生的建築師,名為弗朗西斯科·薩拉莫內( Francesco Salamone)。
Francesco Salamone 以紀念碑式的建築風格聞名,其最大特色是宏偉的高塔、直線和對稱性,在樸實的鄉村中相當顯眼,成為讓人難忘的建築,這篇文章將帶大家走訪一些 Francesco Salamone 具代表性的建築,認識這位義大利裔阿根廷建築師。
關於 Francesco Salamone
1897 年,Francisco Salamone 出生於西西里的萊昂福泰(Leonforte),在 6 – 9 歲時便與父母移民至阿根廷,並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一位建築師,大學畢業後他的設計在米蘭和巴塞隆納的展覽會獲獎,逐漸展露頭角。
如同大多數建築師一樣,開始從業之後,他先是為一些私人住宅與小型建築工作,於 1936 受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政府的委託,為一些鄉鎮設計現代化的公共建築,承包城市規劃,以促進內陸小城鎮的發展;效率奇高的團隊在短短四年內就建造了 60 多座大型工程,還有無數小建築,蘊藏裝飾藝術與理性主義的元素,被認為是首批阿根廷農村現代建築的典範。
Francisco Salamone 的作品以市政廳、墓地大門和屠宰場三種類型最具代表性,這些建築可達 30 公尺高,而鄉村的房舍通常不會超過 5 公尺,壯觀的地標式建築像是市政權力和權威象徵,同時陪伴著居民的重要時刻。
雖然這項計畫的目的是促進內陸農村發展,但其實當時的省長弗雷斯科也期待著利用公共工程宣傳政績,就跟現在的政見成果發表一樣吧!
▼ Francesco Salamone 於 1936 年至 1940 年間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 25 個城市建造了 60 多座建築,此為現存建築分佈地圖,這條旅遊路線唯一建議的方式自駕。
▼ 直至近代,人們才開始重新審視 Francesco Salamone 的建築,發現其獨特之處;2001年其作品被國家宣佈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文化遺產」,政府為此規劃了一條旅遊路線。下圖為小鎮 Azul 附設的遊客資訊中心,可以領取地圖和獲取資訊。
Francesco Salamone 建築朝聖之旅
第二次到巴塔哥尼亞時,我特別安排了朝聖 Francisco Salamone 的旅程,由於這位建築師作品實在太多,只能挑選一些我覺得有特色走訪。以下城鎮先後是我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出發的參觀順序,無關排名。
廢話不多說,接下來就來看 Francisco Salamone 的經典建築與獨特的風格吧!
阿蘇爾 Azul
Azul 在西班牙文中意為藍色,其名字取自一種河邊的花朵, Francesco Salamone 在這座城鎮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 1937 年的阿蘇爾公墓(Municipal Cemetery Azul), 高 21 公尺、寬 43 公尺的鋼筋水泥土入口擁有立體的雕塑、巨大的 RIP 背景,線條清晰的幾何圖形,展現了生命與死亡的戲劇性,現場看真的很震撼。
守護入口的雕像靈感來自大天使聖加百列 (Saint Gabriel),這位「復仇天使」面貌嚴肅,胸前戴著堅硬盔甲,手握十字劍,有棱有角的面龐,展現出讓人震懾的力量
▼ 背面也有巨大十字架。
除了市立公墓外,Francesco Salamone 還為阿蘇爾設計了城市廣場,波浪形的幾何線條延續了城市美感的統一性。
就連公園的長椅都風格明確,有一種公墓的既視感XD。
來到廣場也別忘了順便參觀阿蘇爾市政廳和教堂,當天正好有活動,超級熱鬧。
拉普里達 Laprida
拉普里達距離阿蘇爾大約 150 公里,Francesco Salamone 為這座城市設計了廣場、市政廳、屠宰場與公墓等諸多建築。
▼ 拉普里達的佩雷拉廣場 Plaza Pereyra ,廣場中央是噴泉花壇,但我去的那天沒有水。
▼ 拉普里達市政廳Municipalidad de Laprida 就在廣場對面,風格與其他城鎮很一致,比教堂還高的鐘樓被認為是小鎮的精神象徵。
Francesco Salamone 在拉普里達最具代表性的工程,莫過於拉普里達公墓(Cementerio de Laprida),門口高 30 公尺的十字架基督像是南美第二高,僅次於里約熱內盧的基督救世主十字架。
造訪那日天氣非常不穩定,到拉普里達公墓時更是一秒變天,傾盆大雨毫不客氣的直接到下來,即便撐著超大雨傘,我的鞋襪還是都濕了,只能非常匆忙地拍照;隊友表示這樣的氛圍更適合墓地,是啊!看看基督像上的青苔,配上轟轟雷聲與暴雨,真的有種走入恐怖電影的陰森詭異之感。
▼ 公墓裡就先不進去了,在門口拍一張就好(笑)。
離開目的後不到一分鐘,居然給我放晴了,根本就是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在整我嘛!
埃佩坤 Epecuén
埃佩坤是一座曾被鹽水淹沒 20 年的小鎮,又有「阿根廷鬼城」之稱,Francisco Salamone 建築屠宰場 El matadero de Carhué 時埃佩坤還是小鎮,直至七十年代才發展為布宜諾斯艾利斯最熱門的度假勝地之一,卻因突如其來的洪水而慘遭吞噬。
如今洪水退去,曾被淹沒在水中的屠宰場破敗不堪, Francesco Salamone 設計的經典輪廓卻依然清晰,讓人感概萬千。
🔗延伸閱讀:埃佩昆 Epecuén|阿根廷版亞特蘭提斯,被洪水吞噬20年的鬼魅之城
薩爾登加雷 Saldungaray
最後一個來到的城鎮是薩爾登加雷,目標一樣是公墓,和其他建築相似卻又不同,薩爾登加雷公墓(cementerio de Saldungaray)以直徑長18公尺的「圓型」為主要構圖,幾何對稱、藍色釉面、裝飾藝術,各種元素疊加。
▼ 帶著十字架的特大輪盤,象徵的生與死的連接,也像極了一隻正在審視生與死的眼睛。
十字架的交叉處是基督的頭像,耶穌向下凝視的表情相當沈重,以這個角度目視著葬禮隊伍,計有哀悼之意,又彷彿看盡人間的悲歡離合。
從薩爾登加雷離開後,一定要順便造訪當地人也很喜歡的拉文塔納山脈( Sierra de La Ventana),距離市區大約只有 10 公里,這裡的山上有一個類似窗戶的孔洞,可以健行上去,或從對面觀景台欣賞,懶惰如我,當然是到觀景台啦!
拉文塔納山脈附近的風景也是頗美。
Francesco Salamone 的建築作品就介紹到這裡了,這條旅遊路線實在是太冷門,而且只能自駕完成,每個城鎮之間距離也不近,應該不會有外國遊客特別來走,寫這篇文章只是想讓大家多了解一位帶點傳奇色彩的阿根廷在地建築師,順便分享一些阿根廷的鄉村景色。
他的作品的或許不如高第、多梅內克、安藤忠雄、貝聿銘的建築那般讓人印象深刻,但卻是一個時代的痕跡,一棟棟的高聳的紀念碑就像印記,見證阿根廷農村一路走來的歷史。
阿根廷旅遊攻略
阿根廷自駕|租車、交通規則、加油、收費站、路況、安全與注意事項
12 個阿根廷世界遺產一次收錄:交通、特色、參觀經驗完整攻略
阿根廷美食攻略
阿根廷必吃美食攻略20+!從街邊小吃到國民料理,在地人推薦完整美食清單
7種阿根廷在地人經典早餐|來顆「修士的蛋蛋」配咖啡,走進阿根廷日常
Asado用餐指南|史上最詳細阿根廷烤肉攻略!牛肉各部位名稱、菜單、中西文對照
贊 助 寶 兒
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我已移除頁面內所有廣告。若覺得這個部落格對您旅行有幫助,歡迎請寶兒喝杯珍珠奶茶,以小額贊助方式維持網站維持正常營運,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請我喝珍奶!
來 Facebook 聊聊天!
也可以在Instagram找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