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素可泰景點推薦:Sukhothai 素可泰歷史公園必訪寺廟、近郊景點
![12個素可泰景點推薦:Sukhothai 素可泰歷史公園必訪寺廟、近郊景點 53 Sukhothai](https://i0.wp.com/bob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1/Sukhothai.jpg?resize=1200%2C800&ssl=1)
西元 1238 年,泰國中部平原孕育出第一個王朝「Sukhothai 素可泰王國 」,短短兩百多年間激盪出無數精彩的藝術與文化,隨著光陰流逝,素可泰鼎盛時期皇家宮殿與木造建築早已不復蹤跡,但古城區依然有超過百座寺廟、千尊佛像留存,其精湛的繪畫、雕刻技巧時至今日仍影響著泰國建築風格與藝術。
如今的「素可泰歷史公園 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 」正是素可泰王國首都所在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來到這裡當然不可能造訪所有寺廟,整理出 12 個素可泰景點推薦給你們,歡迎來到素可泰,一窺泰國信史上的第一個首都!
![12個素可泰景點推薦:Sukhothai 素可泰歷史公園必訪寺廟、近郊景點 54 Sukhothai11](https://i0.wp.com/bob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1/Sukhothai11.jpg?resize=1200%2C800&ssl=1)
素可泰交通
素可泰地處清邁與曼谷之間,距離清邁約 250 公里,距離曼谷約 470 公里,無論從哪出發都需要專程前往,至少需要安排兩天一夜,也因此人氣始終不如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大城/阿瑜陀耶」高,親自造訪過兩地方,只能說兩個古城美的各有千秋,歷史背景大不相同,如果行程排得上,真心推薦兩個都去,只有小孩子才做選擇!
要前往素可泰可用搭巴士、火車、飛機、自駕等幾種方式,抵達素可泰後則有租腳踏車、機車、包嘟嘟車等選擇,不過歷史公園城牆範圍內機動車禁止進入,只能以單車、高爾夫球車、電瓶車或步行遊覽,由於篇幅過長,更詳細的交通資訊我會再寫另一篇素可泰旅遊攻略。
素可泰景點地圖、歷史公園門票與開放時間
素可泰歷史公園 門票與開放時間
素可泰歷史公園的收費區域為中區、北區、西區的寺廟,每一區的門票分開販售,價格 100 泰銖,其他區域則免費進入,現在已經沒有販售通票囉!
寺廟基本上 24 小時開放,收費時間為 9:00 – 18:00,想省門票可以早點出發,但中區瑪哈泰寺一帶因為有夜間燈光秀,所以會收費到晚上 9:00,如果你白天已經買過門票,晚上再訪請記得隨身攜帶門票。
素可泰景點地圖
素可泰的地圖相對於大城來說非常好理解,歷史公園以瑪哈泰寺為中心,城牆外的東南西北四處都有寺廟群,遺跡有點分散,城牆內是中區,建議可以租腳踏車或電瓶車,城牆外有些景點比較遠,建議包車或搭嘟嘟車,體力夠要騎腳踏車也是可以,不少外國人都是如此,當然也要耐得住熱啦!
這篇挑選出來的寺廟都是經典,一天走完非常趕,規劃行程時或是取捨,或是停留兩天以上,一天去中區與北區,第二早上去西區與其他景點,會稍微輕鬆一點。照慣例我把地圖整理成網路版給大家參考:素可泰景點地圖。
除了寺廟群,素可泰還有其他可以順遊的景點,把相對位置標出來,說是順遊其實每個地方車程都要一小時左右,而且方向還不一樣,請依照自己的時間規劃。
素可泰景點推薦
瑪哈泰寺 Wat Mahathat
◼︎必看重點:蓮花花蕾形狀的主佛塔,為素可泰最大、最重要的寺廟
◼︎景點區域:中區, 9:00 – 21:00 收費
◼︎泰文:วัดมหาธาตุ
瑪哈泰寺意為「偉大的舍利寺廟」,在泰國許多城市都可見同樣名字的寺廟,而素可泰的瑪哈泰寺不僅是整個王朝面積最大、最重要的寺廟,整個歷史中心更以它為中心展開,主佛塔則建於 1345 年,用於供奉佛陀舍利。
據考證,瑪哈泰寺應該是由素可泰開國君主室利膺陀羅鐵(Sri Indar Aditya)創建,這位國王帶領族人脫離高棉吳哥帝國的統治,建立了史上第一個泰族王國。
經歷過後代君主的不斷擴建,瑪哈泰寺的構造越發繁複,城牆為 200 公尺 x 200 公尺的四方形,圍繞著 10 公尺寬的護城河,正中心的蓮花蕾形塔座供奉著佛祖,圍繞著 4 個較小的佛塔和 4 個的高棉風格佛塔 ,加上周圍的共有 200 餘座佛塔,大多皆為素可泰王國時期的原始建築與佛像,規模相當壯觀。
因為日曬雨淋損壞十分嚴重,瑪哈泰寺在二十世紀時曾進行大規模重修,即便現在已經看不到完整佈局,但在斷垣殘壁中不難想像當年的風光。
沙潘欣寺/石橋寺 Wat Saphan Hin
◼︎必看重點:欣賞日出與大佛
◼︎景點分區:西區,9:00 – 18:00 收費
◼︎泰文:โบราณสถานวัดสะพานหิน
沙潘欣寺又名石橋寺,位於古城西方,距離瑪哈泰寺約 3 公里,是素可泰少數可以從高處欣賞的日出的寺廟,據傳蘭甘亨大帝邀請了來自一位來自洛坤的高僧為素可泰僧王,並建造了沙潘欣寺給高僧居住。
要欣賞沙潘欣寺的大佛,必須爬上 200 公尺的上坡,山上供奉一尊 12.5 公尺高的 Phra Attharot 大佛,大佛舉起右手,掌心向外,表強祥和,彷彿正在說「一切都會沒事!」有種讓人安心的感覺。
想要朝聖 Phra Attharot 大佛沒那麼簡單,需先通過石頭堆砌的一段上坡,這也是石橋寺名字的由來。這段坡路難度不高,即使平時沒在運動慢慢走也能上山,但為了拍日出我是摸黑上去,露水溼滑很怕滑倒,還是有點膽戰心驚,如果像我一樣的狀況請一定要帶一個有力的手電筒。
題外話,請不要對沙潘欣寺的日出抱有太大期待,原本以為可以看到古城寺廟群,但其實素可泰的寺廟很分散,這邊看下去只有樹林而已,顏色很美就是,而且一大早去不用門票(笑)。
西春寺/西昌寺(巨佛) Wat Si Chum
◼︎ 必看重點:從隙縫中欣賞素可泰最大座佛
◼︎ 景點分區:北區,9:00 – 18:00 收費
◼︎ 泰文:วัดศรีชุม
西春寺的泰文意思為「菩提樹之寺」,建於十四世紀末,為素可泰第七幾任國王曇摩羅闍二世(也稱呂泰王,Maha Thammaracha II)所建,寺廟內供奉著一尊高約 15 公尺、兩膝寬 11 公尺的阿卡那佛(Phra Atchana),為素可泰最大座佛。
佛像原本為露天,後來才加蓋了佛寺的方殿,從縫隙中可以看到佛祖兩眼下垂、面帶微笑,慈悲又帶點溫柔,真的很美。
阿卡那佛正是所謂的「無畏佛」,相傳釋迦牟尼快得道時,波旬魔王派了魔女及魔兵前來騷擾,試圖破壞佛陀證道,釋迦牟尼以右手指觸地,降伏了魔王,稱為「降魔印」;這尊佛像也被稱為「言語佛」,十六世紀時素可泰已經歸阿瑜陀耶王國統治,在與柬埔寨作戰時,納黎萱國王命令士兵通過暗道爬上佛龕頂部,並從洞口對軍隊講話,軍隊與百姓們都相信所聽到的聲音就是佛陀的聲音,因而士氣大振,擊退了從柬埔寨入侵的敵人。
▲ 佛像右手覆於右膝,手指纖長,以金箔覆蓋,觸地結成觸地手印,意味著降伏魔。
風神王寺 Wat Phra Phai Luang
◼︎ 必看重點:高棉風格佛塔
◼︎ 景點分區:北區,9:00 – 18:00 收費(與西春寺共用門票)
◼︎ 泰文:วัดพระพายหลวง
雖然位在素可泰歷史公園,但風神王寺的歷史可是早於素可泰王國!早在 12 世紀柬埔寨吳哥王朝統治時期,風神王寺就是素可泰最大寺廟,被三面護城河包圍,為當時的儀式中心;素可泰獨立後風神王寺退去了儀式功能,成為上座部佛教寺廟,並進行了擴建。
想當然,這裡最大特色的就是「高棉風」,三座紅土建造的佛塔(Prang)是高棉藝術的巴戎風格,還有坐、臥、站、行的四種姿勢的灰泥佛像,三座紅土 Prang 有一座堪稱完整,上面還可見華麗裝飾,其他只剩地基。
風神王寺許多建築皆已殘敗,但在綠意中的廢墟仍然讓我流連,寺廟腹地頗大,坐落在滿是大樹的環境中,非常適合散步。
謝圖鵬寺 Wat Chetuphon
◼︎ 必看重點:坐、臥、站、行四種佛像遺跡
◼︎ 景點分區:南區,免費
◼︎ 泰文:วัดเชตุพน
來到素可泰城牆南方,最重要的景點就是就是謝圖鵬寺了!這裡位於城牆南方約 2 公里處,與瑪哈泰寺屬於同一時期建造,有行、坐、立以及臥四種不同姿態的佛像,分別面向東、北、西、南,如今只剩行走與站立的兩尊較完整,說是完整,其實也只有下半身而已!
▲ 立佛
謝圖鵬寺另一大特色是門框周圍使用石板,這裡曾經有圍牆、有護城河,如今草木恣意橫生,幾乎成為廢墟,曾經輝煌的帝國早已被歷史長河的洪流吞沒,時光從來不饒過誰。
▲ 護城河與行走佛
昌隆寺/環象寺 Wat Chang Lom
◼︎ 必看重點:32 隻大象圍繞的錫蘭風格佛塔
◼︎ 景點分區:東區,免費
◼︎ 泰文:วัดช้างล้อม
昌隆寺在泰文中意味著「大象環繞的寺廟」,錫蘭風格的鐘形大佛塔坐落在三層方形基座上,底座圍繞了大象雕塑。這種風格起源斯里蘭卡,因為佛教交流而傳播到素可泰王國,13 世紀末西薩查那萊先蓋了一座昌隆寺,而後 14 世紀末在素可泰也蓋一樣的佛塔,並使用相同名稱。
大象雕像總數 32 座,四個側面各 7 座,四個角落各 1 座,每隻大象都嵌在壁龕里,只有前半身,宛如從佛塔內走出來的姿態。
昌隆寺是素可泰相對冷門的寺廟遺跡,也因此特別清淨;經歷數百年風吹日曬,有些大象已經不復存在,而考古學家就以原樣貌留存,細看還保存下來大象,無論是象牙、鼻子、耳朵都相當精緻,眼神栩栩如生,以前的工匠實在太厲害了啊!
西沙瓦寺 Wat Si Sawai
◼︎ 必看重點:三座高棉佛塔並立
◼︎ 景點分區:中區,9:00 – 21:00 收費
◼︎ 泰文:วัดศรีสวาย
看到這三座佛塔,應該非常清楚這是高棉風格了吧!西沙瓦寺是吳哥帝國統治時期所建的印度教寺廟,用以供奉濕婆神,雕飾相當華麗;即便十五世紀被改為泰國佛教寺廟,依然可以發現不少印度教的痕跡:四周的紅土牆象徵人與神的地界不同,三座寶塔有可能是源自對生殖器崇拜,還能看到濕婆神的浮雕。
沙西寺 Wat Sa Si
◼︎ 必看重點:錫蘭風格的佛塔,
◼︎ 景點分區:中區,9:00 – 21:00 收費
◼︎ 泰文:วัดสระศรี
沙西寺位在素可泰歷史公園內,瑪哈泰寺西北方,坐落於公園湖泊的小島上,因而有了「臨水佛寺」的外號,這裡曾挖掘到第一次用泰文記載素可泰歷史的石碑,現在這塊石碑已經被移到博物館內收藏了;眾所周知,素可泰是泰國水燈節的起源地,沙西寺正是在地人每年 12 月 25 日賞月、施放水燈的地點。
如今寺廟內留存著兩座鐘型錫蘭風格的佛塔,一尊立佛、一尊座佛,其他大多已損毀,在素可泰週末夜市的位置,正好可以遙望沙西寺夜間點燈的美景呢!
素可泰夜市
素可泰到底有幾個夜市不清楚,我就去了兩個,一個在歷史公園門外的馬路邊,離蘭坎亨國家博物館不遠,名為「ตลาดรถไส」的,大概日落會開始擺攤,沿著路邊就有許多販售小吃的攤販,許多當地人都會來這裡吃飯。
另一個週末夜市只在五六日營業,Google 地圖上顯示為「Friday, Saturday and Sunday night market」,這裡也是以小吃為主,且在歷史公園旁邊而已,附近就有大停車場超方便,這兩個夜市的實際位置我都標注在上面的「素可泰景點地圖」裡了。
剛從清邁、清萊過來,真心覺得素可泰夜市清淨很多,超喜歡這裡的氛圍。買完食物在河濱席地而坐,一邊看著點燈的古城寺廟,一邊享受庶民美食,吃飽喝足後再散步到瑪哈泰寺看燈光秀,完美!
額外加碼:夜訪瑪哈泰寺
如果已經有買票的話,相當推薦晚上再回到歷史公園內的瑪哈泰寺,點燈後別有一番風味,早一點來還能欣賞黃昏景色,夕陽暈映在佛塔佛像之上,讓整座寺廟都浪漫了起來。
我連續兩個晚上都造訪,加上白天來過,一直進進出出也不會膩,實在是因為瑪哈泰寺真的太迷人。
素可泰周邊順遊景點
上面景點圍繞著素可泰歷史公園打轉,接下來這三個順遊景點距離古城皆要一個小時車程,且在不同方向,一天最多只能去一個,請考量自己的行程天數再安排喔!
甘烹碧歷史公園 Kamphaeng Phet Historical Park
甘烹碧歷史公園(อุทยานประวัติศาสตร์กำแพงเพชร/Utthayan Prawattisat Kamphaeng Phet)位於素可泰古城南方約 60 公里處的甘烹碧府,曾是素可泰王朝的一座重要城市,兼具宗教與貿易的功用,後來阿瑜陀耶崛起,許多領主紛紛倒戈向阿瑜陀耶王國,甘烹碧仍堅持效忠素可泰國王。
直至西元 1400 年左右,素可泰王國越來越衰敗,甘烹碧逐漸被阿瑜陀耶王國所控制,而後經歷了與北方蘭納王國的戰爭、暹羅與緬甸的衝突,屢次成為戰場的老城最後直接被廢棄。如今甘烹碧留存許多素可泰與阿瑜陀耶時期的遺跡,與素可泰歷史公園、西薩查那萊歷史公園並列為世界遺產。
▲ Soruce:Chainfoto, CC BY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西薩查那萊歷史公園 Utthayan Prawattisat Si Satchanala
西薩查那萊歷史公園(泰語:อุทยานประวัติศาสตร์ศรีสัชนาลัย)位於素可泰老城北方 55 公里處,是素可泰時期王國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素可泰重要的衛星城市,太子在繼位之前會來此先學習政務,為十三、十四世紀素可泰王儲的住所。
和甘烹碧不同的是,西薩查那萊一直以來都很繁榮,素可泰衰弱後這座城市先是被併入蘭納王國,後又被阿瑜陀耶王國搶奪,但不管誰是統治者都絲毫不減其重要性;西薩查那萊後來不僅成為阿瑜陀耶宮廷瓷器的生產中心,還將瓷器出口到菲律賓、日本和印尼等國家,直至暹羅與緬甸最後一次戰爭,緬甸軍徹底摧毀了西薩查那萊,此後居民移居別地重建生活,老城才被廢棄。
▲ Soruce:Gary Todd, via Wikimedia Commons
目前西薩查那萊共有 34 處遺址被列為古蹟,想當然也以瑪哈泰寺為中心(泰國到底有幾個瑪哈泰寺啦?),這裡比較知名的寺廟有環象寺(Wat Chang Lom)、七排佛塔寺(Wat Chedi Chet Thae)、南帕雅寺(Wat Nang Phaya)等。
因為時間和行程路線的關係,這趟沒去到甘烹碧和西薩查那萊,現在想來覺得好遺憾。
▲ Soruce:Gary Todd, via Wikimedia Commons
彭世洛成功佛 Phra Buddha Chinnarat
泰國最美的佛像在哪?答案就在彭世洛府!彭世洛成功佛(พระพุทธชินราช)又名法拓沁那拉、七那拉、雙龍佛,是泰國人公認為最美麗的佛像,因其完美的雕塑備受尊崇,在曼谷的大理石寺也有一尊複製品。
成功佛建造於西元 1357 年素可泰王國時期,收藏在彭世洛的「帕西雷達納瑪哈泰寺」中,這座寺廟的泰文名 วั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มหาธาตุ ,英文轉寫過來就是 Wat Phra Si Rattana Mahathat Woramahawihan,也是一座瑪哈泰寺,但因為本名真的太長,泰國人乾脆就直接簡稱為「Wat Yai」,就是大廟的意思。
關於成功佛還有個小故事,話說西元 1899 年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剛整修完曼谷的雲石寺(Wat Benchamabophit),想把美麗的成功佛請到雲石寺來供奉,彭世洛的居民聽到消息難過極了,哭泣著請求泰皇不要帶走他們的信仰。為了顧及百姓感受,朱拉隆功大帝找了能工巧匠來到大廟,照著成功佛的模樣重新複刻一尊佛像,再順著運河往南送到曼谷,這也是雲石寺成功佛複製品的由來。
素可泰景點就整理到這裡啦!最後提醒大家,光是素可泰歷史園區就需要 1 – 2 天,這 12 個景點若要走完最少也要 3 – 4 天,請不要貪心,挑一些自己喜歡去就好。
雖然都有不少廢墟,但素可泰與大城寺廟給我的感受大相徑庭,素可泰的歷史更悠久,寺廟時常淹沒在荒煙蔓草中,有種歲月洗煉後的荒涼美;而飽受戰火摧殘的大城,更多了幾分對世間滄桑的無奈,結局看似相同,命運的曲折卻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覺得文章實用有幫助,歡迎請寶兒喝杯珍珠奶茶,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請我喝珍奶!
來 Facebook 聊聊天!
也可以在Instagram找寶兒!